一、扭矩的计算
记住公式:T=9550P/N
式中:
P — 功率,kW; N— 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 T — 转矩,Nm。
1)目标量:功率,转矩
2)中间量:
输入量:电源
电机电子部分:功率(即电压,电流)
电机输出部分:转速
3)关系表:电压,电流的作用,影响了电机转速的变化;
电机的转速的变化,影响了轴带负载转动的能力;
轴带负载转动的变化,影响了转矩的变化。
具体的推导关系如下:
1) 功率=力*速度
即:P=F*V 公式1
2)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即:T=F*R
通过上式,可以推出
F=T/R 公式2
3)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 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 * πR*n分/30
=π/30*T*n分
P=功率单位W,T=转矩单位Nm,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
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T*n
T=9550P/N
含义: 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
含义: 9.8N·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
转速公式:n=60f/P
(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扭矩公式:T=9550P/n
T是扭矩,单位N·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扭矩公式:T=973P/n
T是扭矩,单位Kg·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力矩、转矩和扭矩在电机中其实是一样的。一般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上述三个名词只采用一个,很少见到同时采用两个或以上的。虽然这三个词运用的场合有所区别,但在电机中都是指电机中转子绕组产生的可以用来带动机械负载的驱动“矩”。所谓“矩”是指作用力和支点与力作用方向相垂直的距离的乘积。
对于杠杆,作用力和支点与力作用方向相垂直的距离的乘积就称为力矩。对于转动的物体,若将转轴中心看成支点,在转动的物体圆周上的作用力和转轴中心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距离的乘积就称为转矩。当圆柱形物体,受力而未转动,该物体受力后只存在因扭力而发生的弹性变形,此时的转矩就称为扭矩。因此,在运行的电机中严格说来只能称为“转矩”。采用“力矩”或“扭矩”都不太合适。不过习惯上这三种名称使用的历史都较长至少也有六七十年了,因此也没有人刻意去更正它。
至于力矩、转矩和扭矩的单位一般有两种,就是千克·米(kg·m)和牛顿·米(N·m) 两种,克·米(g·m)只是千克·米(kg·m)千分之一。如一楼的朋友所说,“1kg力=9.8N”。1千克·米(kg·m)=9.8牛顿·米(N·m)。